担头旧卖雨霏微,错惹桃花扑岸飞。
缩项鳊能师鳖智,食心螟不慰蝗饥。
墦间鬼食乾糇德,牛口妻□伏卵悲。
待夺耕夫黄犊子,一溪春草衬蓑衣。
担头旧卖雨霏微,错惹桃花扑岸飞。
缩项鳊能师鳖智,食心螟不慰蝗饥。
墦间鬼食乾糇德,牛口妻□伏卵悲。
待夺耕夫黄犊子,一溪春草衬蓑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王夫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卖鱼者担头上的雨水微润,以及桃花随风飘落的春景。他借物寓意,通过缩项鳊鱼模仿鳖的生存智慧,暗示人们在艰难时要学会适应和变通;而食心螟虽不能解决蝗灾的饥饿,却象征着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诗中提到的“墦间鬼食乾糇德”暗指贫苦人家的生活困顿,连祭祀用的干粮都成为必需品;“牛口妻□伏卵悲”则描绘了农妇在牛棚中辛苦孵卵的辛酸画面。最后两句,“待夺耕夫黄犊子,一溪春草衬蓑衣”,表达了对农民艰辛劳作的同情,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春草与蓑衣的对比,更显出农人生活的简朴与艰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象征手法,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
角寂钟沈,清梦到、罗浮翠麓。
种玉园中同醉处,暗香犹扑。
月落参横增怅望,天寒日暮悲幽独。
讶陇头、不寄一枝来,萦心曲。茅屋稳,辞金屋。
藜烛焰,羞银烛。叹出尘风韵,背时妆束。
争羡东邻姬傅粉,岂知空谷人如玉。
问扬州、何逊有新诗,谁堪续。
送君南浦。繫马垂杨树。
攀折赠行,忍听道、一声别去。
愁眉泪眼,一步一回头,团山路。高桥渡。
总是销魄处。清风明月,好景成虚度。
重会在何时,算只有、梦中相遇。
衾寒枕冷,和梦也难成,思千缕,愁无数。
乱似风中絮。
杯残人起,便骊歌纷唱,晨征肃肃。
一别参差真似雨,那得云龙相逐。
才子吴融,隐人朱放,各拥孤帆宿。
金蕉南下,又螺青似新沐。
关吏伐鼓通晨,几朝沿溯,却过支硎麓。
寄语章华词赋客,爱尔人文皆玉。
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何处张融屋。
白云南雁,怀人漫咏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