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牛待余耕,乘马待余行。
蚩蚩乘且服,驱策不少仁。
安知有血气,何独能无情。
所以异贵贱,由人为物灵。
资用竭其力,可不见推恩。
嗟彼残忍徒,戕之如折茎。
服牛待余耕,乘马待余行。
蚩蚩乘且服,驱策不少仁。
安知有血气,何独能无情。
所以异贵贱,由人为物灵。
资用竭其力,可不见推恩。
嗟彼残忍徒,戕之如折茎。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感遇三首(其三)》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互助与情感。首句“服牛待余耕”和“乘马待余行”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默契,牛马默默付出,等待着人的指令。接下来的“蚩蚩乘且服,驱策不少仁”以质朴的语言赞美了牛马的忠诚与无私,即使被驱使也不乏温情。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虽无言语,但同样有血有肉,有感情,“安知有血气,何独能无情”。他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认为贵贱之分并非天生,而是人为赋予的,因为人赋予了它们灵性。然而,如果人们只知索取而不知感恩,“资用竭其力,可不见推恩”,那么这种对待就显得残忍。
最后,诗人对那些残忍的人发出警示:“嗟彼残忍徒,戕之如折茎。”他们对待动物如同摧残草木,这样的行为令人深感悲哀。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以及对仁爱之心的倡导。
纷纷逐鹿中原走,东家别骓西烹狗。
白蛇已死赤蛇飞,海滨容尔屠龙手。
秦楚之际匝月间,潮声山色一竿间。
风云夜护英雄气,组练朝明水石湾。
李册审知刘册丑,千年此地数杯酒。
新市堤荒秋燕归,流觞亭废寒螀守。
到今苍莽尚高原,台耶人耶谁并存。
万家烟雨双鱼屿,九海梯航五虎门。
我告明禋来郊甸,如此太平经几见。
海天寥泬付诗人,坐对群峰青四面。
莺声呖呖青纱障,障外听来剧清亮。
问字宫中总隔纱,模糊未识天人相。
君王访艳自寻声,百尺妆台无限情。
自说二人土上坐,渐看一月日边明。
君不见卫少儿赵飞燕,汉家立后多微贱。
何妨监户正中宫,岂虑谏臣伏前殿。
画眉御墨擅风流,一笑当前玳瑁头。
凤皇符瑞飞向里,加官进禄乐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