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寻幽径,青林昼掩扉。
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
石好频移坐,波清任濯衣。
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
傍水寻幽径,青林昼掩扉。
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
石好频移坐,波清任濯衣。
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寻找幽静的小路时,不由自主地被水边的美丽吸引。"傍水寻幽径"表明诗人的行动,"青林昼掩扉"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让人感觉到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接下来的"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之美,杨花轻柔地飘落在竹林间,鸟儿偶尔掠过水面,都显得那么不急不缓。
诗人对于自然的感受是细腻的,他喜欢石头,所以常常搬动座位以便更好地享受;"波清任濯衣"则显示出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清澈的水波让人忍不住想要触碰。最后,"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中,沙鸥(一种水鸟)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接近诗人,每一次的飞翔都带着自然界的节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
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
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
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
无限事,萦心曲。
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
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