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
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
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
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
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
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
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
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
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
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
这首诗描绘了大甲溪的壮丽景色与动态之美,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山石、日落等自然景象的壮观与变化。
首先,诗人以“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开篇,描绘了溪流从两座山间流出,众多水流在此分流的景象,展现出溪流与山势的和谐共生。接着,“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位下降时,群石显露,两山似乎在相互追逐奔跑的情景,赋予静态的山水以动态感。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则描绘了渡过这条溪流还未完全结束,太阳已经半隐于西海之中的景象,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景色变换的氛围。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强调了水声的强烈与急促,仿佛雷鸣一般,突出了水的力量与速度。接下来,“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水流比作携带着沙石的巨浪,同时以鲸鱼和鲲鹏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浩瀚与力量。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则展示了溪流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春暖花开,溪流都会产生汹涌的洪水,溪岸上的千百个洞穴也会发出愤怒的吼声,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生命力。
最后,“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描述了船夫指引行人的场景,强调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而“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则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自然元素,如乱石般坚韧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甲溪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开卷伤怀抱。记当时、堂开大雅,园丁来报。
裙屐忽随沧海变,知剩江南几老。
悔皖浙、游踪偏早。
未与东篱觞咏会,舍泉明、何处寻同调。
几复社,率真好。传人说与时流晓。
有贤郎、诗成杏苑,碧纱新罩。
老辈风流存画像,八咏楼中光耀。
却自笑、披图颠倒。
断墨零缣惊客眼,数词人、一一追嘉道。
余韵在,恣探讨。
《金缕曲.沈日初比部以尊公菊庐先生醉菊遗图索句。忆曩在归云堂醉白池时,与先生相见,册中诸老大半与光殷勤奖借。光初昏时,研北丈为词以贺,紫眉丈尝为光模印,桐君鸿甫小田朗如诸老皆屡同觞咏,芝房贳甫又同时睥睨者。今风流歇绝,展卷怃然。同治癸酉与日初聚于京师,追次研丈词韵,勉成一阕,不觉感慨系之也》【清·杨葆光】开卷伤怀抱。记当时、堂开大雅,园丁来报。裙屐忽随沧海变,知剩江南几老。悔皖浙、游踪偏早。未与东篱觞咏会,舍泉明、何处寻同调。几复社,率真好。传人说与时流晓。有贤郎、诗成杏苑,碧纱新罩。老辈风流存画像,八咏楼中光耀。却自笑、披图颠倒。断墨零缣惊客眼,数词人、一一追嘉道。余韵在,恣探讨。
https://shici.929r.com/shici/bMTD6D1dy.html
溅西风、数行铅泪,无言弹向幽径。
芳菲只惹嫣红妒,娇眼久空脂粉。纤袂冷。
应自惜、墙阴残月婵媛影。情根难问。
倩净业瞿昙,虚明界里,替忏旧时恨。
分携处,肠断玫阶屧印。淡妆曾斗娟靓。
练裳人去秋如水,几度欲攀未忍。霜信紧。
恣相怜玉儿,消减梨涡晕。晶帘交映。
伴卧雨文园,一瓶寒供,丝鬓镜中认。
岫眉澹锁愁黛,小帘梦断东风路。
箫声暮巷,尘驰宝勒,花笼蜜炬。
冻柳舒荑,瘦梅藏韵,九街春煦。
看红幡影转,钗头彩胜,还写遍,宜男句。
肠断凌波洛浦。醉围春、秦筝绣柱。
歌前酒畔,千桃妆靥,盘花红缕。
阆苑迁莺,谢巢归燕,吟怀何许。
祗南枝绛蜡,横窗送喜,入新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