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生炎夏绿阴阴,答遝曾同献上林。
巴蜀锦封频送骑,罗浮丹就亦来禽。
香披绛袖窥如玉,宴醉红云胜赐金。
闻说渡江萍实赤,朵颐休负日边心。
侧生炎夏绿阴阴,答遝曾同献上林。
巴蜀锦封频送骑,罗浮丹就亦来禽。
香披绛袖窥如玉,宴醉红云胜赐金。
闻说渡江萍实赤,朵颐休负日边心。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生长环境与独特魅力,以及它在宴席上的珍贵地位。首句“侧生炎夏绿阴阴”以夏日炎炎中荔枝树的绿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接着,“答遝曾同献上林”则通过荔枝与上林(古代皇家园林)的联系,强调了荔枝的珍贵和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巴蜀锦封频送骑,罗浮丹就亦来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运输与传播,无论是从巴蜀之地的锦缎包裹,还是从罗浮山的丹红果实,都体现了荔枝的远距离运输与广泛流通。而“香披绛袖窥如玉,宴醉红云胜赐金”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荔枝在宴会上的独特魅力,香气四溢如同穿着绛色衣袖的美玉,宴会上的欢饮如同胜过皇家赐予的黄金,突出了荔枝在人们心中的高雅与尊贵。
最后,“闻说渡江萍实赤,朵颐休负日边心”表达了对荔枝的期待与赞美,即使只是听说渡江而来的红色萍实,也足以让人欣喜若狂,不要辜负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郎意气落落谁与俦,自言欲托放浪游。
出门东西南北无一可,而况六合与九州。
嗟哉世途倾仄不自由,何必太行百折之峻阪,与夫瞿塘万叠之洪流。
蓦然平地风涛起,雨覆云翻掌上收。
弓蛇往往分杯影,谈笑之下藏戈矛。
君今欲度而无楫,欲济又无舟。酌君酒,劝君留。
胡不回车辍棹且夷犹,卧游八索并九丘。
此地中藏十千界,延览大可豁心眸。
一人知己无不足,万事杜门死即休。
得句还应自唱酬,疑处须与古人谋。
沈冥可以周八极,瞬息可以穷千秋。
不然扁舟棹入水竹洞,与尔散发垂钓终日坐溪头。
金飙肃桂宇,噭噭征鸿呼。
之子事远游,马首傃川涂。
计程八千里,抵役在帝都。
帝都何巨鹿,九域十二衢。
东阁罗英髦,西昆储图书。
观光来上国,策名在修途。
大鹏负六翮,安能恋枌榆。
浮沈各异尚,何以慰区区。
愿言崇令德,爱子千金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