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入玄光洞里天,却来亭下兆延年。
林园幸接三吴秀,孙子惭非二谢贤。
人爱朵云歌郁郁,鹤惊丛露舞蹁蹁。
薰渐更有诸公在,谁羡同舟李郭仙。
曾入玄光洞里天,却来亭下兆延年。
林园幸接三吴秀,孙子惭非二谢贤。
人爱朵云歌郁郁,鹤惊丛露舞蹁蹁。
薰渐更有诸公在,谁羡同舟李郭仙。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诗《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其九)次韵张民厚》表达了对聚会的庆祝和对友人的敬意。首句“曾入玄光洞里天”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非凡的经历或感悟,可能是指精神上的提升。接着,“却来亭下兆延年”表达了对长寿和吉祥的期盼,以及聚会为增进友谊和延年益寿之意。
“林园幸接三吴秀”描绘了聚会地点的优美环境,三吴之地的秀美风光令人欣喜。“孙子惭非二谢贤”则以孙子自谦,表示自己不如古代才子谢灵运和谢朓,流露出谦逊与对才情的向往。
“人爱朵云歌郁郁,鹤惊丛露舞蹁跹”两句通过赞美歌声悠扬和鹤舞轻盈,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体现了聚会的欢乐气氛。最后,“薰渐更有诸公在,谁羡同舟李郭仙”表达了对在座各位朋友的敬仰,以及对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暗示聚会中众人皆如神仙般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雅致的笔触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既有个人的谦逊,也有对群体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胡马嘶北风,游子思故乡。
富贵人所羡,危机亦难防。
幕上巢岂安,剑头炊易伤。
乃知三亩耕,此策为最良。
寒士但藜藿,肉食馀膏粱。
脱粟众所食,万钱谁得尝。
终然均一饱,果腹俱徜徉。
饭蔬岂不乐,厚味生祸殃。
以此较得失,岂复无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