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赠丁元父给谏》
《山中赠丁元父给谏》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谪官嵩山阳,山深意不俗。

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

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

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

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

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

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

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贬至嵩山之后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谪官嵩山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环境,接着“山深意不俗”表达了虽身处偏远却志趣高雅的态度。诗人通过“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的神秘与变化莫测,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一句,以“少室”、“三花”等意象,展现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则通过办公与服饰的象征,对比了世俗与自然的差异,突出了主人公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僧比作定定的猿猴,吏人比作驯服的鹿,形象地表现了山中人物的和谐与自在。接下来的“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描绘了主人公在山中探索自然之美的场景,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通过历史遗迹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与对自然之美的沉醉。“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则是对夜晚山中静谧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力。

最后,“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表达了主人公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纯净之道的决心。“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强调了内心的正直与平静,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则以“箕颍人”这一隐士群体的代表,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西江月

养甲争如养性,修身何似修心。从来做作到如今。

每日劳劳图甚。好把幽微搜索,便将玄理思寻。

教君稍悟水中金。不肯荒郊做恁。

(0)

江城子

虚中空外认盈盈。喜前程。看分明。

占得真坚,慧照助新声。

五座门开通出入,任来回,好游行。

高峰□上便纵横。结云棚。势峥嵘。

滚出灵光,一点似朱樱。

彩色般般笼罩定,处清凉,永长生。

(0)

如梦令

宁海人人省悟。此别何时再遇。

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归路。归路。

满目白云翠雾。

(0)

感皇恩

十里走徵车,笑予游宦。老马为驹望英盼。

客怀相慰,时对凌烟生面。浩歌虽慷慨、南山粲。

公子翩翩,沉酣经传。不似当年闭门衍。

杨花归路,肯逐东风流转。且遮西日去、长安远。

(0)

西江月.间步州南古堤

返照斜明双塔,乱山回绕孤城。年来风物似升平。

人说三王善政。世事正宜静待,田园好去躬耕。

云闲归鸟有遗声。唤起投林高兴。

(0)

西江月.寿李彦祥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

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

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