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出城南祷雨》
《夜出城南祷雨》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海天重叠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

上得篮舆是中夜,两街灯照九重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chéngnándǎo
sòng / cénggǒng

hǎitiānzhòngdiéshānyúnbànchūxīngchénbànhūn

shànglánshìzhōngliǎngjiēdēngzhàojiǔzhòngmén

注释
海天:大海与天空连在一起。
重叠:层层叠叠。
四山云:四周的山峦云雾缭绕。
半出:部分露出。
星辰:星星。
亦半昏:也有一半显得昏暗。
上得:登上。
篮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交通工具。
是:表示时间。
中夜:半夜。
两街:城市的两条主要街道。
灯照:灯光照亮。
九重门:指皇宫或深宅大院的多层门。
翻译
海天相接,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云雾。
星辰半隐半现,天空一半明亮一半昏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曾巩在夜晚离开城市南门前往祈祷降雨的情景。首句"海天重叠四山云",通过描绘海天相接、山峦被厚重的云层遮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暗示了祈祷的背景可能是连日干旱,亟需雨水。次句"半出星辰亦半昏"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昏暗,星星若隐若现,仿佛连天上的星辰也因人间的困境而显得黯淡。

"上得篮舆是中夜",诗人乘坐竹制的篮舆出行,表明时间已至深夜,显示出祈祷活动的庄重和虔诚。最后一句"两街灯照九重门",则以灯火阑珊的画面收尾,既描绘了城市的寂静与灯火微弱,又象征着皇宫深院,反映出祈祷者对皇室的期待和祈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出行的场景,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对上天降雨的深深期盼,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游龙门七宝寺

病躯惬初景,动息颇自由。

不息风雨倦,来贪山水幽。

穿云路窈窕,抟空行遭周。

危峰杰笔卓,叠嶂翠屏稠。

契我遗世想,遂此物外游。

(0)

留别樟溪王大邦

桑梓连阴三百春,重来谢别访高门。

白头相眷无他属,剩买诗书教子孙。

(0)

不寐

寒鼓三更后,孤衾未睡时。

无穷身外事,逐一静中思。

圣域何由入,灵台久自私。

疏棂霜月白,愁况漫裁诗。

(0)

梦友

园林到何日,羁旅念离群。

扰扰一旬内,依依两梦君。

秋风黄叶下,晴色白云屯。

应有诗三百,心期欲细论。

(0)

送严府判考满

柳绿绕江头,薰风快壮游。

万山辞楚徼,一水接皇州。

郡剧民俱化,铨明课最优。

垂衣图至治,清问有嘉猷。

(0)

癸丑春闱忝知贡举试事将毕寄柬李陆二学士·其二

默默春宵坐不眠,心期为国重求贤。

人间盛事宁过此,天上文光亦烂然。

瑞世凤麟须在网,应时奎壁正当躔。

圣明临御真儒出,永弼皇图亿万年。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