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
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秪有珠帘卷。
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
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秪有珠帘卷。
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幽居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所托的深情。开篇“春风拂拂横秋水”一句,便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景致,那轻柔的春风仿佛能吹拂到心头,横过了那悠长的秋水,给人一种隔世独立之感。
接着,“掩映遥相对”则透露出诗人与所思之人的距离和隔阂,既有空间上的远离,也有情感上的遥望。这里“掩映”二字,用得极为含蓄,似乎在说尽管两地相隔,但心中总有一方净土是为对方所保留。
第三、四句“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这里的“碧窗”象征着幽静之处,而“东风”则是春天的象征,它能带来生机,但也可能吹散那彩云般的美好,增添了几分无奈。
下片“银屏梦与飞鸾远,秪有珠帘卷。”则写出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梦中相会的渴望。这里的“银屏”、“飞鸾”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珠帘卷”则是现实中的孤独与封闭。
末两句“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那飘落的杨花在月光下如同雪一般,覆盖了一切,而那曾经弹奏过的琴瑟(玉筝)也已经被厚重的尘埃所掩埋,连带着它的弦柱都已空无一物。最后,“画堂空”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个总结,那个原本充满艺术与音乐的空间,现在却只剩下了空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