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风露清,东壁寒蛩鸣。
所怀离别人,独坐伤我情。
二更人愈愁,声声近床头。
昨日携手妤,今夕在他州。
三更月正圆,促织尔何然。
欲梦见容颜,展转不得眠。
四更更漏迟,唧唧鸣声悲。
含情不可听,复起坐孤帏。
五更声欲残,霜落空林寒。
其如远人何,相思路漫漫。
一更风露清,东壁寒蛩鸣。
所怀离别人,独坐伤我情。
二更人愈愁,声声近床头。
昨日携手妤,今夕在他州。
三更月正圆,促织尔何然。
欲梦见容颜,展转不得眠。
四更更漏迟,唧唧鸣声悲。
含情不可听,复起坐孤帏。
五更声欲残,霜落空林寒。
其如远人何,相思路漫漫。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东壁下,听到促织鸣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从第一更到第五更,时间的推移不仅映射了夜的深沉,也象征着诗人情绪的逐渐加深。
一更时分,清冷的风露中,东壁下的寒蛩鸣叫,触动了诗人对离人的思念,引发了他的孤独与哀愁。第二更,声音更加靠近,似乎就在床头,让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往昔时光,对比之下,今日的分别更显凄凉。第三更,月圆之夜,促织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让诗人渴望梦见友人的面容,却辗转难眠。第四更,更漏的声音显得格外缓慢而悲戚,诗人内心的情感难以承受,起身坐在孤寂的帷帐之中。第五更,夜将尽,霜落空林,寒意更甚,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无尽的长路,无法言说的痛苦弥漫心头。
整首诗通过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是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佳作。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一行试曹掾,吏才犹患多。
谓当为时用,舌在如命何。
通籍已艰阻,入幕终蹉跎。
我生依外家,侵寻阅羲娥。
视君如同气,竹马声相和。
少长联研席,词场深琢磨。
相期到晚岁,杖屦俱婆娑。
宁知五年别,君随东逝波。
忆同戍溪行,我马君乘骡。
马驽费十驾,骡后已倍过。
重来意惨怆,树拥山嵯峨。
嗟君父与兄,相望空山阿。
宿草埋白璧,寒风撼林柯。
沉吟痛畴昔,有泪如悬河。
雕鞍去去不容攀,柳下门墙辍往还。
可但征商私龙断,不妨拄颊看巾山。
右军墨妙惟修禊,太傅才高亦抱关。
只尺亲庭毋苦恋,有人能伴适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