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孤亭上碧空,高皇于此下江东。
即今御笔留题处,想见神州一望中。
黄屋非心天下计,青山如旧帝王宫。
丹阳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
突兀孤亭上碧空,高皇于此下江东。
即今御笔留题处,想见神州一望中。
黄屋非心天下计,青山如旧帝王宫。
丹阳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的孤亭,亭子矗立在碧空之下,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诗人顾炎武借此景怀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皇)在此地率军东征,建立了他的江山。御笔题词之处,似乎能让人遥想当年帝王气概和广阔的神州大地。
诗中提到,即使黄帝(代指帝王)的居所不再是其关心天下大计的焦点,青山依旧如故,象征着昔日的皇家宫殿。然而,丹阳的父老们心中仍存遗憾,他们或许会向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中包含了对《大风歌》般的豪情壮志的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民间情感的感慨,展现了顾炎武深厚的史学素养和对历史的深情缅怀。
一痕飘渺,怕凌空化作,彩云飞去。
蝴蝶多情先入梦,暗把香魂留住。
风击难圆,雨淋易碎,侬愿无风雨。
睡乡安否,莫教迷却归路。
幽绝小院回廊,月华满地,花似人无语。
露重烟浓扶不起,春在最凄迷处。
旧事朦胧,芳情摇漾,香雾空濛护。
夜凉如水,推窗犹恐惊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