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东屿和尚》
《寄东屿和尚》全文
元 / 行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相别于今八载馀,君匡徒众我閒居。

白云流水乾坤外,终不相亲枉寄书。

(0)
鉴赏

这首元代行端和尚的《寄东屿和尚》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僧侣之间的深厚友谊与精神上的共鸣。

“相别于今八载馀”,开篇即点明了两人分别已有八年之久,时间的流逝并未淡化彼此间的感情,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更加坚固。这句透露出一种时间虽长却难以割舍的情感深度。

“君匡徒众我閒居”,对比地描述了两人各自的生活状态。一方是“君”作为僧团的领导者,肩负着教导和引导众弟子的责任;另一方则是“我”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的修行方式,独自一人在闲居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两人生活轨迹的不同,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深厚情谊。

“白云流水乾坤外”,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将两人所在的环境描绘得超脱世俗,仿佛置身于天地之外,与世隔绝。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隐喻,表达了他们追求的精神自由和心灵的纯净。

“终不相亲枉寄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即使时空相隔,但两人心灵的连接不会因距离而改变。即便写信也无法真正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因为真正的亲近和理解,无需言语,心灵已能感应。这句诗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精神上的默契,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位僧侣之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的相互理解和共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佳作,也蕴含了对精神自由和心灵纯净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行端
朝代:元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猜你喜欢

竹西

望望行宫地,遥遥大业年。

山光连古寺,水调尚遗篇。

软缆千花妓,迷楼五色烟。

繁华何可吊,高树起秋蝉。

(0)

雨中同诸君游东钱湖

乱厓层壑水粼粼,一见渔舟一问津。

修竹到门云里寺,流泉入袖雨中人。

地从南渡多遗恨,湖比西家亦效颦。

酒似鹅黄人似玉,不须深叹客途贫。

(0)

海夷八首·其五

金陵亦是开基地,虎踞龙盘旧业存。

先帝寝园犹白鹿,功臣甲第自朱门。

冶城烟垒秋风肃,淮水金铙片月昏。

太傅元勋藏上册,肯令妖祲近中原。

(0)

夜投禅院

暝暝溪路转,初月隐林间。

孤灯在深竹,清流影前山。

倚树露欲滴,扣门僧正闲。

宿好雅相得,明发何能还。

(0)

震泽普济寺观古桧歌

沙门老树惊奇崛,四百年来青未歇。

气交古佛通精灵,命落残碑题岁月。

皮为黛石根为铁,琥珀为脂玉为节。

曲柯倒纽上下错,尖梢反掬东西掣。

扶疏入画画不成,苔痕腻锁雷神结。

雨余细叶浮烟出,新枝旧枝宛相龁。

飞天仙女生绿毛,堕地骊龙蜕苍骨。

西方双树何时分,婆娑独立南江濆。

寒色虚摇五湖月,清阴薄洒诸天云。

忽漫星槎过笠泽,酣歌树底流光碧。

秦亡争笑大夫松,蜀破空怜丞相柏。

信是僧家佛日长,贝叶昙花幻今昔。

昔者火烧阙里桧,仲尼寂寞斯文坠。

今来风击虞山枝,言游惨澹文章废。

儒林乔木奈如许,野寺孤根聊酹汝。

(0)

济之怪余久归赋杂言解嘲二首·其二

梁鸿无好兴,归及采桑时。

愧汝张京兆,朝朝画翠眉。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