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国吟》
《去国吟》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古风

平生浪有回天志,今日真成去国吟。

回首五云宫阙迥,柴车恻恻怆余心。

此去东山与西山,白石齿齿松柏顽。

或劝蹈海未忍去,且歌惜誓留人间。

东山白云日夜飞,西樵山下柘桑肥。

百亩耕花花埭宅,先生归去未应非。

古今碑刻三千纸,行装裍大如牛腰。

澹如楼中七桧下,摊碑瀹茗且听潮。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改革家康有为所作的《去国吟》,表达了他离开故土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平生浪有回天志”展现了诗人往昔的壮志豪情,然而“今日真成去国吟”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无奈和离别之痛。诗人回首遥望“五云宫阙”,心中充满哀伤,“柴车恻恻”描绘出离去时的凄凉。

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寓言自己将隐居山林:“此去东山与西山,白石齿齿松柏顽。”他犹豫是否投身大海,但最终选择暂留人间,继续他的使命。“东山白云”“西樵山下”象征着隐逸与自然,而“百亩耕花”则暗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古今碑刻三千纸”的学术积累,行装之重如同“牛腰”,但他依然选择在“澹如楼中七桧下”研读碑文,品茗听潮,表现出对知识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又有对新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康有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坚韧与理想。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一斋中微雨

绿窗才启。雨过苔青阶似洗。咫尺烟霞。

风动朱栏芍药花。梦回如醉。人语惊残鹦鹉睡。

三径谁开。篱外多应二仲来。

(0)

清平乐.游春,用宋王介甫韵

香车隘住。笑揭红帘语。浅蹴芳尘罗袜污。

堤上未干花雨。画船载得琵琶。醉中情思无涯。

不管湖烟湖水,东风取意飞花。

(0)

酹江月.题陈都宪希冉双玉合藏卷

白杨风雨,算天涯、过了几番寒食。

谁信客床胡蝶梦,竟做游魂羁魄。

杜宇难归,薤歌谁举,云渺稽山窟。

攒封无主,土花凝满苍碧。

早是天道非亏,仁人有后,兰玉孙枝出。

袍笏不施鳖石拜,来访苍梧荆棘。

剑合龙津,鹤归华表,重瘗兰亭墨。

空山皎月,物华光射双璧。

(0)

行香子.书泗洲南山石壁

野景晴川。白鸟苍湾。向沧浪、一洗尘颜。

水拖衣带,山结螺鬟。听步虚声,钟梵韵,翠微间。

市楼一片,客帆千幅,问何人、到老心闲。

秘书谢事,司谏归山。见夕阳中,云卷尽,鸟飞还。

(0)

临江仙·其五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不见太师桥下柳,绿阴摇荡雕甍。

朱门甲第管弦声。沙堤十里,香絮滚春晴。

惊起胡尘青眼眯,秋风禾黍神京。

娇枝嫩叶叹飘零。夜深荒址,时见度流萤。

(0)

水调歌头.梅竹芝草图寿人正月十五日诞辰

金芝腾地宝,瑶草动春芳。

中庭乍消残雪,和气转东皇。

花市收灯未久,柳陌踏青将届,乐岁好风光。

指点泰途近,身在讵须忙。儒家气,方家业,道家装。

膝前彩衣围绕,袍锦昼辉煌。

坐我苍筠万亩,寿我红梅百本,才足了千觞。

一笑领黄鹤,回首望仙乡。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