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名思洛,寒潭俯澄虚。
回头三百年,胜地成荒墟。
公今草堂址,无乃昔所居。
环之碧玉峰,带以清冷渠。
流泉响琴筑,松竹皆箫竽。
妙哉无尽藏,一一为我娱。
东冈作兰若,钟梵邻樵渔。
亦有桑柘村,旁开蔬果区。
何烦引三径,故自与世疏。
主人去霄汉,夜直承明庐。
斯游入清梦,傥寄空中书。
幽亭名思洛,寒潭俯澄虚。
回头三百年,胜地成荒墟。
公今草堂址,无乃昔所居。
环之碧玉峰,带以清冷渠。
流泉响琴筑,松竹皆箫竽。
妙哉无尽藏,一一为我娱。
东冈作兰若,钟梵邻樵渔。
亦有桑柘村,旁开蔬果区。
何烦引三径,故自与世疏。
主人去霄汉,夜直承明庐。
斯游入清梦,傥寄空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幽亭”、“寒潭”、“碧玉峰”、“清冷渠”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无尽藏”一词,既指自然界的丰富宝藏,也暗含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东冈作兰若,钟梵邻樵渔”,描绘了庵居的生活环境,既有佛教修行之地的静谧,又有与世俗生活的联系,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而“亦有桑柘村,旁开蔬果区”,则进一步强调了庵居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与乡村生活的融合。
最后,“何烦引三径,故自与世疏”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主人去霄汉,夜直承明庐”则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官场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庵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思想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追求。
一旱不问下与高,风吹日炙同煎熬。
悲鸣鸿雁不饮啄,向人终日声嗷嗷。
千里赤地天不管,毫发微功矜桔槔。
乘除自古有成说,霖潦一春多发泄。
渴苗欲死俟沾溉,到此翻令成泽竭。
不眠耿耿抱幽恨,离毕中宵起占月。
仰天浩叹如何理,引手欲挽天河水。
鹅湖作镇县东隅,山巅忽有云峰起。
朝隮何事故要勒,雨未崇朝还又止。
农家与苗相为命,情不愿苏惟愿死。
愁肠欲断成寸寸,顷刻风雷惊动散。
为霖三日泽已均,泼墨千山云不断。
骚人赋诗喜欲狂,自写长笺几脱腕。
东西倒悬今少解,欢情随雨亦滂沛。
祇愁西北望云霓,腥膻久矣为民害。
请看麟史书伐邢,一日兴师当问罪。
诗成聊写闵雨志,?亩拳拳有深爱。
《和叶仲洽喜雨》【宋·陈文蔚】一旱不问下与高,风吹日炙同煎熬。悲鸣鸿雁不饮啄,向人终日声嗷嗷。千里赤地天不管,毫发微功矜桔槔。乘除自古有成说,霖潦一春多发泄。渴苗欲死俟沾溉,到此翻令成泽竭。不眠耿耿抱幽恨,离毕中宵起占月。仰天浩叹如何理,引手欲挽天河水。鹅湖作镇县东隅,山巅忽有云峰起。朝隮何事故要勒,雨未崇朝还又止。农家与苗相为命,情不愿苏惟愿死。愁肠欲断成寸寸,顷刻风雷惊动散。为霖三日泽已均,泼墨千山云不断。骚人赋诗喜欲狂,自写长笺几脱腕。东西倒悬今少解,欢情随雨亦滂沛。祇愁西北望云霓,腥膻久矣为民害。请看麟史书伐邢,一日兴师当问罪。诗成聊写闵雨志,?亩拳拳有深爱。
https://shici.929r.com/shici/qkkX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