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宏开后,从戎异昔年。
交通宜译学,巡缉恃楼船。
罗腊曾敲订,轮机夙讨研。
识时为俊杰,卓见在人先。
海禁宏开后,从戎异昔年。
交通宜译学,巡缉恃楼船。
罗腊曾敲订,轮机夙讨研。
识时为俊杰,卓见在人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章际治所作的《赠徐吉云军门六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海禁宏开”这一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军事改革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
首句“海禁宏开后”,点明了时代背景,即在大规模开放海洋贸易之后,国家的军事策略和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接着,“从戎异昔年”一句,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了军事行动的不同之处,暗示了作者对当前军事变革的肯定。
“交通宜译学,巡缉恃楼船。”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开放海禁后的军事需求,即通过翻译学习外国知识以提升军事技术,依靠大型战舰进行巡逻和缉捕。这体现了作者对于军事现代化和国际合作的重视。
“罗腊曾敲订,轮机夙讨研。”这两句可能涉及具体的军事装备和技术改进,其中“罗腊”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武器或技术名称,“敲订”意味着精心设计和制作,“轮机”可能指的是战舰的动力系统,而“夙讨研”则表明对此类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最后,“识时为俊杰,卓见在人先。”这两句是对徐吉云军门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能够洞察时局,具有超前的见识和卓越的才能。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赞扬,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军事领导层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所展现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军事现代化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当时军事领导人及其决策的赞赏,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国家治理和军事改革的关切与支持。
玉麟春晚,绿篇甘棠荫。
可是惜花深,旋移得、翻阶红影。
朱帘卷处,如在古扬州,宝璎珞,玉盘盂,娇艳交相映。
蓬莱殿里,几样春风鬓。
生怕逐朝云,更罗幕、重重遮定。
多情绛蜡,常见醉时容,萦舞袖,蔌歌尘,莫负良宵永。
少年心醉杜韦娘。
曾格外疏狂。
锦笺预约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窗。
愁夜黛眉颦翠,惜归罗帕分香。
重来一梦觉黄粱。
空烟水微茫。
如今眼底无姚魏,记旧游、凝伫凄凉。
入扇柳风残酒,点衣花雨斜阳。
霏霏小雨恼春光。
烟水更弥茫。
昨宵把酒高歌处,任一声、鸡唱清江。
憔悴杏花如许,情怀应似东阳。
宿酲犹在莫传觞。
消闷苦无方。
几时玉杵蓝桥路,约云英、同捣玄霜。
冷落黄昏庭院,梦回家在三湘。
东楼烟重暗山光。
春意堕微茫。
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
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
共君今夜举清觞。
投老各殊方。
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
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
玉管灰飞,云台珥笔,东君飚驭将还。
又正是、霜花□剪,梅粉初干。
窈窕红窗髻影,添一线、组绣工闲。
潇湘好,雪意尚遥,绿占群山。
应思少年壮气,贪游乐、追随玉勒雕鞍。
更化日舒长,赢得觅醉谋欢。
老去桑榆趁暖,任从教、潘鬓先斑。
犹狂在,挥翰快写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