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危途尚可惊,三家村里送馀生。
入无奥主常孤立,归有邻翁可耦耕。
骂坐不闻因耳重,悬车已决觉身轻。
小诗何必诸公诵,自向閒时咏太平。
回首危途尚可惊,三家村里送馀生。
入无奥主常孤立,归有邻翁可耦耕。
骂坐不闻因耳重,悬车已决觉身轻。
小诗何必诸公诵,自向閒时咏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危险的道路上行走,回头看时依然感到惊心动魄,但当到达三家村时,却见到了送别人的场景,这里的“馀生”暗示了一种生命的循环和对生的珍视。诗中的“入无奥主常孤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强,而“归有邻翁可耦耕”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希望能有一个安稳生活的愿望。
“骂坐不闻因耳重”一句,通过耳重比喻诗人对世间纷争的漠视,而“悬车已决觉身轻”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解脱与轻松。最后两句“小诗何必诸公诵,自向閒时咏太平”,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满足,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山容偏向秋深瘦,轿行十里日将昼。
斜斜雁字杂真行,节节芙蓉攒锦绣。
向来颇恨日月迟,而今翻道光阴骤。
是中有策君岂知,心要清閒手长袖。
片言轻发潜祸机,驷马难追焉用救。
州家因旱授民词,差官下县拯民饥。
嗟予窃粟惭一饱,破裘短袂肩相随。
君不见流行坎止言所寓,初程且到十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