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眠即不能,久坐仍未得。
半眠半坐间,唯尔我为适。
寄语柳仪曹,何伤此为直。
久眠即不能,久坐仍未得。
半眠半坐间,唯尔我为适。
寄语柳仪曹,何伤此为直。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鏊之手,名为《病中五适(其三)曲几》。诗中描绘了病中之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选择,通过“半眠半坐”这一独特的状态,表达了在病痛中的自我调适与内心寻求平衡的过程。
“久眠即不能,久坐仍未得。”这两句开篇,以“久眠”和“久坐”两个看似矛盾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病中人的身体不适与精神疲惫。不能长久地睡眠,也无法长时间静坐,这种状态反映了病痛对身体的限制与挑战。
“半眠半坐间,唯尔我为适。”在无法完全满足睡眠或静坐的需求时,诗人选择了“半眠半坐”的状态,这既是对身体状况的妥协,也是对内心舒适感的一种追求。这一选择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找最适合自己身心状态的智慧。
“寄语柳仪曹,何伤此为直。”最后两句,诗人以“寄语”柳仪曹的形式,表达了一种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他询问对方为何会对这种看似不寻常的生活状态感到不解或批评,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被理解和接纳的情感支持。这里的“直”,可能暗含着正直、直接之意,也可能是对某种行为或态度的直接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中人面对身体与心灵双重挑战时的自我调适过程,以及对理解与情感支持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体验的诗歌,也蕴含了对生命状态深刻思考的哲理。
穷途酒狂贫阮藉,经过广武长叹息。
当时直是无英雄,坐令竖子誇功绩。
翩翩画锦怀东徂,相赠咸阳天府都。
白登城上僬侥胡,几回胆落闻喑呜。
独有新丰与旧沛,黄屋萧疏故人在。
酣拥儿童歌四方,千古差称垓下对。
朝汎潇湘渚,夕弄潇湘流。
潇湘多兰茝,采采生离忧。
蹄涔无尺鲤,杯水无方舟。
不如舍之去,谒帝失陵丘。
玄夷疏秘柬,祝融临上游。
仙夫敦夙好,可以性相求。
徐行陵白日,缓步跌飞猱。
攀云停翥凤,掷剑戏潜虬。
奇文七十七,日观县岣蝼。
夔魈闪灼烁,龙螭盘琛球。
至哉神禹功,灵祇钦怀柔。
侧匿复侧匿,弦望何太逼。
故乡邈莫僝,前路旷以逖。
男儿陊生盘,弧矢会有役。
翡翠生南国,狐貉产北狄。
各怀皮羽用,洁身充贡职。
含章去邦国,中道昧羽翼。
美人在青云,极目伤春心。
不如麋与鹿,丰草翳长林。
出东门,忽念归。君若归,惨不悲。
知君亦难归,归来室人交遍摧。
人言公子陶朱,而我妻无襦。
人言杰士计然,而我爨无烟。
何不脱君见肘之玄端,为我冬杅复。
卖君及骭之布裳,为籴一箪粟。
君不肯入渊手撷骊龙珠,又不肯入庙啼。
穷年一编,逝欲何为。
君言令闻广誉,妾言浃日三炊。
君言箪疏瓢水乐不可支,妾言朝不舂暮苦饥。
君言沧浪天故,妾念黄口小儿,从君三日一餔糜。
他家钟鸣大纛重英,日日扬扬过里闾,负君但无龙虎姿。
君何不富贵归,白发安有风云时。
戊子暮春,饥馑荐降,黎民阻兵,作歌当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