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扁舟迹已勤,三乡行尽独伤神。
湖边围涨鱼龙富,野外田乾燕雀贫。
岂有异能裨此理,试留馀泽遗斯民。
东南步武丰凶别,却笑天心似未均。
瘦马扁舟迹已勤,三乡行尽独伤神。
湖边围涨鱼龙富,野外田乾燕雀贫。
岂有异能裨此理,试留馀泽遗斯民。
东南步武丰凶别,却笑天心似未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感慨与对民众疾苦的关注。首句“瘦马扁舟迹已勤,三乡行尽独伤神”以瘦马和扁舟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行走于偏远乡村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人民生活的困苦。接着,“湖边围涨鱼龙富,野外田乾燕雀贫”对比鲜明,通过湖边与田野的不同景象,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贫富差距的现实。
“岂有异能裨此理,试留馀泽遗斯民”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帮助民众的渴望,体现了其深厚的仁爱之心。最后,“东南步武丰凶别,却笑天心似未均”则流露出对社会分配不公的讽刺与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
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
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
千山攒脩眉,一水环青玉。
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
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
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
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
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
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
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万里烟尘入长算,二边风月待清吟。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
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
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
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
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
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
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
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