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科头坐小斋,纷然寒雀噪空阶。
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
信口讴吟聊趁韵,见人觞奕也开怀。
衰年自觉精神减,何幸君王许赐骸。
晨起科头坐小斋,纷然寒雀噪空阶。
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
信口讴吟聊趁韵,见人觞奕也开怀。
衰年自觉精神减,何幸君王许赐骸。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起床后,诗人独自坐在简陋的书房中,观察到窗外寒雀在空阶上跳跃、鸣叫的场景。通过“纷然”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寒雀的活跃与喧闹。接着,诗人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以“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两句,对比了蒲柳和松篁在严冬中的不同状态,前者因霜而枯萎,后者则在雪中依然挺立,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抒发个人情感。他自言“信口讴吟聊趁韵”,即随性吟唱,以求合乎音律之美;“见人觞奕也开怀”,则是说见到他人饮酒下棋时,自己也感到心情愉悦。这一转折,从外界的自然景象过渡到内心的自我调适,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
最后,“衰年自觉精神减,何幸君王许赐骸”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精力逐渐衰退的感慨,但同时又庆幸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准,得以退休归隐,享受晚年生活。这种既感伤又略带庆幸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