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修窗前芦》
《修修窗前芦》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修修窗前芦,孤瘦倚青玉。

心虚知夜凉,风叶乱相触。

使我入幽梦,如在江湖宿。

方兹困炎曦,爱尔眼中绿。

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气肃。

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

大抵无劲节,不及岁寒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ūxiūchuāngqián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xiūxiūchuāngqiánshòuqīng

xīnzhīliángfēngluànxiāngchù

使shǐyōumèngzàijiāng宿

fāngkùnyánàiěryǎnzhōng绿

nàiróucuì姿xíngfànqiū

fēifēishuāngzhōnglíngděngcuī

jìnjiésuìhánzhú

注释
窗前芦:窗边的芦苇。
青玉:青玉色的栏杆。
心虚:内心空虚。
夜凉:夜晚的清凉。
幽梦:深深的梦境。
江湖宿:江湖中过夜。
炎曦:炎热。
爱尔眼中绿:你眼中的绿色。
柔脆姿:柔弱体态。
秋气肃:秋气肃杀。
霏霏霜露:纷纷扬扬的霜露。
菱荷:菱角荷花。
劲节:坚韧的节操。
岁寒竹:寒冬中的竹子。
翻译
修整窗前的芦苇,孤独瘦弱倚靠青玉色的栏杆。
内心空虚感受到夜晚的清凉,风吹过,叶子互相碰撞作响。
这让我进入深深的梦境,仿佛在江湖中过夜。
此刻正被炎热困扰,却因你眼中的绿色而感到安慰。
然而你的柔弱体态,却在秋气肃杀中受难。
在纷纷扬扬的霜露中,菱角荷花都凋零了。
总的来说,你缺乏坚韧的节操,不如寒冬中的竹子耐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窗前修长的芦苇,它们孤独而清瘦地倚靠在青玉般的窗框上。诗人通过芦苇在夜晚感受到的凉意和风中摇曳的叶子,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芦苇的纤弱姿态让诗人联想到自己在炎热夏日中的困顿,然而它们的绿色却给他带来一丝慰藉。

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严酷的秋气使芦苇显得更加脆弱,霜露的侵袭和寒冷的环境预示着它们将面临凋零的命运。诗人感叹,芦苇缺乏坚韧不屈的精神,无法与寒冬中的劲节之竹相比。整首诗以芦苇为载体,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坚韧品质的价值,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阙题.送司徒叶公致仕

三朝元老,忽赋归来,未了君王眷瞩。

平生事满丹青,有何不足。

乡里争看天上人,笑声喧动西湖曲。

从今后、山南山北,到处随吾所欲。

曾读汉唐宋,许多年,只一本名臣录。

试与从头点检,几人全福。

天留绿野旧规模,清风吹醒红尘目。

任教他、桃李开遍,公门不如松菊。

(0)

与马天常留别

汪伦送我不如君,君到严州路亦分。

莫道桃花潭水浅,回头还薄富春云。

(0)

答王子春留别·其一

岁晚山林万木空,独行长向老松东。

迂夫最爱宽閒地,未肯寻源到水穷。

(0)

国英秋日过我精舍

淮海秋来逸兴多,因寻奇胜访行窝。

酒凭野客浮杯劝,诗听邻僧按节歌。

山日半衔云接树,水风初起涧生波。

晚经第一流泉处,俯仰乾坤欲柰何。

(0)

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其三

桐树扶疏荫石台,巉岩西望更崔嵬。

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

鸿渐茗从閒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

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七超然堂

梦中得嘉名,卅载乃斯宇。

珍重病馀身,优游荷天予。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