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绡开得仙花,就中最有佳人似。
香肌胜雪,千般揉缚,禁他风雨。
缟夜精神,繁春标致,忍教孤负。
怅潘郎去后,河阳满县,知他是、谁为主。
多谢文章吏部。遇衔杯、不曾轻许。
应知这底,无言情绪,难为分付。
吹遍春风,耀残明月,总伤心处。
待闲亭夜永,游人散后,作飞仙去。
苇绡开得仙花,就中最有佳人似。
香肌胜雪,千般揉缚,禁他风雨。
缟夜精神,繁春标致,忍教孤负。
怅潘郎去后,河阳满县,知他是、谁为主。
多谢文章吏部。遇衔杯、不曾轻许。
应知这底,无言情绪,难为分付。
吹遍春风,耀残明月,总伤心处。
待闲亭夜永,游人散后,作飞仙去。
这首《水龙吟》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春日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词的上片以“苇绡开得仙花”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苇叶如薄纱般展开,花朵娇艳如仙子,而“就中最有佳人似”则将美景与佳人相融,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动人。
“香肌胜雪”赞美了女子肌肤的洁白,“千般揉缚,禁他风雨”则表达了对女子柔弱却坚韧的内心世界的同情和保护之意。接下来,“缟夜精神,繁春标致”赞美了女子在夜晚的清雅和春天的娇媚,然而“忍教孤负”又流露出对她的孤独和被辜负的惋惜。
下片转向抒发词人的感慨,“潘郎去后”引用典故,表达对女子失去所爱的哀伤。接着,词人感谢“文章吏部”,暗指女子的才情,但又感叹无法传达自己的深情。“吹遍春风,耀残明月”描绘了春天景色,也寓言了时光流逝,更增添了词人的伤感。最后,词人在想象中决定在“闲亭夜永,游人散后”化身为仙,以此寄托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美,同时也融入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情的特点。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谁言制邑为难。
汾阳善政,史在笑谈间。
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
帘垂画,焚香宴坐,犹得半清闲。
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
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
从此燕辕北去,好官样、留与人看。
扁舟稳,图书外,惟有月俱还。
东阳四载,但好事、一一为民做了。
谈笑半闲风月里,管甚讼庭生草。
瓯茗炉香,菜羹淡饭,此外无烦恼。
问侯何苦,自饥只要民饱。
犹念甘旨相违,白云万里,不得随昏晓。
暂舍苍生归定省,回首又看父老。
听得乖崖,交章力荐,道此官员好。
且来典宪,中书还二十四考。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
吹香弄碧。
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
今回记得。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沈云别浦。
又何苦扁舟,青衫尘上。
客里相逢,洒洒舌端飞雨。
只今便把如伊吕。
是当年、渔翁樵父。
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是如此英雄辛苦。
知从前、几个适齐去鲁。
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
自来多被清谈误。
把刘琨、埋没千古。
扣舷一笑,夕阳西下,大江东去。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
销魂。
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睛。
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