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岭何所苦,一步一气喘。
下岭何所苦,一步一脚软。
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
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
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
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
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远。
上岭何所苦,一步一气喘。
下岭何所苦,一步一脚软。
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
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
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
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
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远。
这是一首描绘山路艰辛的诗句,通过对比上下山时的心境和体验,展现了自然之险峻与人之渺小。诗中的“一步一气喘”与“一步一脚软”,生动地表达了攀登山岭的不易和下山时的疲惫感。
“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这一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描绘出险峻的山势和人造的石阶之间的错综复杂,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对比和冲突,以及攀爬者的心理压力。
“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必然性,即不管途径多么崎岖,最终还是要达到平坦之地,但即便如此,也仍需在崎岖中曲折前行,反映了人生旅途的艰难与曲折。
“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这里通过对比能够通行车辆的地方和仅能容纳羊只通过的小路,强调了道路之险峻,以及攀登者的孤独感。
“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这一句则直接点明,这条路甚至都不适合于人行,其险峻程度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难以通行之地——蜀道栈道。
最后,“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远。”诗人在回首时所看到的是远方山峦连绵,与自己之间隔着千里、百里的距离,表达了一种超脱和对远方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路艰险的描写,传递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同时也展现了人的坚韧不拔与对远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