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佛岩》
《千佛岩》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仲璋感先志,诸王贪夙因。

雕锼惭伎俩,刊削减嶙峋。

千佛本非佛,一身犹幻身。

云门拈出后,黄面少精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千佛岩》。诗中以“千佛岩”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仲璋感先志,诸王贪夙因”,通过对比仲璋对先人志向的感慨与诸王对过往因由的贪婪,揭示了人性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忆过去,怀揣理想;另一种则是沉溺于过去的得失,贪图眼前的利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仲璋”与“诸王”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颔联“雕锼惭伎俩,刊削减嶙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技艺上的雕琢和修饰感到惭愧,暗示了对于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忽视内在价值的反思。同时,“刊削”与“嶙峋”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喻了人为干预对自然美的破坏,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个性和真实性的压制。

颈联“千佛本非佛,一身犹幻身”,则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存在与虚无的主题。诗人指出,所谓的“千佛”并非真正的佛,而“一身”亦不过是幻象,强调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对性,以及个体存在的短暂与虚幻。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云门拈出后,黄面少精神”,以禅宗故事为引,进一步阐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云门是禅宗大师,其“拈花微笑”的故事寓意着直指人心的智慧。而“黄面”可能是指佛像或僧侣的形象,此处可能暗含了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反思,以及对内心真正精神力量的追寻。整首诗在结尾处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寻生命与存在的真谛。

综上所述,《千佛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哲学等多层面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丁酉上元三首·其三

放翁也入少年场,一笑灯前未歇狂。

翠袖成围欺月冷,毡车争道觉尘香。

蛮酥点缀春风早,楚饵留连夜漏长。

结骑莫辞侵晓色,昔人万里看西凉。

(0)

题剡溪莹上人梅花小轴

孤舟清晓下溪滩,为访梅花不怕寒。

忽有一枝横竹外,醉中推起短篷看。

(0)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复作一绝·其三

今朝卖谷得青钱,自出街头买彘肩。

草火燎来香满屋,未容下箸已流涎。

(0)

蔬圃绝句七首·其二

百钱新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

枯柳坡头风雨急,凭谁画我荷锄归。

(0)

湖村月夕四首·其一

客路风尘化素衣,闲愁冉冉鬓成丝。

平生不负月明处,神女庙前闻竹枝。

(0)

梅花绝句十首·其八

探春岁岁在天涯,醉里题诗字半斜。

今日溪头还小饮,冷官不禁看梅花。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