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过三元宫山馆听越尘道人弹琴》
《秋日过三元宫山馆听越尘道人弹琴》全文
清 / 黄培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

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高秋过此不忍去,道人招手何欢然。

栖心早岁游物外,风姿俊爽神高骞。

道书愧我未曾读,石室且喜来谈玄。

清琴妙得沈夫子,饭罢为我弹五弦。

平沙古调最清越,恍惚雁落凉风天。

迟回更奏汉宫秋,和平幽怨情意传。

闻师正有罗浮兴,抱琴好坐飞云巅。

黄龙白鹤在眼前,琪花瑶草纷岩边。

石楼三更日已县,铁桥缥缈来群仙。

此时左顾白玉蟾,右挹葛稚川,何必海上呼成连。

嗟余安得蹑屐从师往,四百峰头吹笛眠。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培芳的《秋日过三元宫山馆听越尘道人弹琴》描绘了诗人秋日造访山中道观的所见所感。首句“越冈之麓屋数椽”,点明地点在山脚下的几间简朴房屋,环境清幽。接着,“萧疏草树凉娟娟”写出了秋日草木稀疏,凉意宜人的景象。

“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两句,通过青山、竹窗和夕阳余晖,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远处蝉鸣声声,增添了秋日的寂寥。诗人“高秋过此不忍去”,表达了对这里的喜爱与留恋。

“道人招手何欢然”描绘了道人热情相迎的情景,诗人年轻时就有超脱尘世的心志,此刻与道人交谈,感到十分愉快。“清琴妙得沈夫子”赞美了道人的琴艺,沈夫子可能指的是古代擅长音乐的人物,这里道人能弹奏出深沉而美妙的琴音。

“平沙古调最清越”至“铁桥缥缈来群仙”几句,通过琴声的描绘,传达出古调的清越和深远,仿佛有仙人降临,令人陶醉。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如道人般过上隐逸生活,但心中向往。

最后,诗人想象与道人一同欣赏月色、仙人,表达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但遗憾的是无法亲身追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馆秋日的景色,以及诗人与道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赞赏。

作者介绍

黄培芳
朝代:清

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卒年八十二。有《浮山小志》、《缥缃杂录》、《岭海楼诗文钞》等。
猜你喜欢

次韵孙孚吉见赠二首·其一

一别心知岁几更,天涯孤烛偶同明。

娟娟缺月寒方净,泯泯长河夜自倾。

迂拙士林怜我病,清忠当宁渴公名。

乡邦人物大司马,东序金镛喜再鸣。

(0)

和季广陈宪副阳朔题壁

恐涌泓坳混沌墟,载环苍玉堑寒虚。

图经桂壤依稀见,贡篚荆阳阔略书。

倚岫行涂骞举举,窥渊佛阁镜如如。

曾无七剂瘳民瘼,自菲深忧未破除。

(0)

陪藩臬诸寅谒帝尧庙二首·其二

十里香尘送綵旃,庙檐虚阁午云偏。

山龙藻火天衣静,玉帛牺牲岁事蠲。

历数百王虽继统,大猷千古绝随肩。

摩空翠壁侔嵩华,总是中天石一拳。

(0)

萍乡偶书

萍实今何在,乡名犹未更。

绳桥隳臲卼,土偶飒精英。

客计歌狼跋,归心叹蚓萦。

独看流水缓,花底有馀清。

(0)

东流

江北踏将遍,江南疋马初。

白云山雨恶,红点岸花疏。

小邑春惟寂,清樽夜不孤。

风襜吹欲绽,久客愧为儒。

(0)

题悬崖兰竹木石图·其一

悬崖石罅托孤丛,冉冉幽香拂晚风。

忽洒一枝湘雨湿,平生心事喜相同。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