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其二》
《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来定有池阳雁,飞过蓬莱报子知。

天上旧游今似梦,觉来追忆始堪悲。

檐前日屋融融暖,阁下风廊细细吹。

最爱石渠明月夜,清霜飞下老梅枝。

(0)
翻译
秋天必定有从池阳飞来的雁,它们飞过蓬莱山,向你传递消息。
昔日天上的游玩如今像梦一般,醒来后回忆起来才感到悲伤。
屋檐下的阳光温暖如春,阁楼下的走廊微风轻轻吹拂。
我最喜欢石渠在明亮月夜下的景象,清冷的霜花飘落在老梅枝头。
注释
池阳雁:秋季南飞的大雁,可能象征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这里可能指代遥远或理想的地方。
旧游:过去的美好时光或经历。
堪悲:足以令人感到悲伤。
檐前日屋:屋檐下的阳光。
风廊:有遮蔽的走廊,可能指庭院或建筑中的凉亭。
石渠:可能是园林中的石头水道。
老梅枝:经霜的老梅树,象征坚韧和岁月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秋日池阳的大雁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秋来定有池阳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暗示友人将如雁南飞,而"飞过蓬莱报子知"则寄托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心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天上旧游今似梦"流露出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追忆,如今却只能在梦中重逢,倍感凄凉。"檐前日屋融融暖"写出了送别的场景,阳光洒落,温暖而明媚,但这份温暖却无法留住即将远行的朋友。

"阁下风廊细细吹"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微风吹过,似乎在低语着离别的不舍。最后,"最爱石渠明月夜,清霜飞下老梅枝"以月下老梅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他在远方也能感受到这份清冷中的坚韧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哀伤与期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寺晚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廊。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支筇者,非醉亦非狂。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0)

东堂即事

东堂岁晚直穷寂,落叶寒蔬风雨馀。

下里数家同井臼,荒山十里半榛芜。

夜霜摧菊房俱敛,晴日薰梅气欲苏。

谁似樊山偏得意,倚天紫翠照空虚。

(0)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门屏脚偶得朽梅枝截用之完固质野可喜二首·其一

丈室新屏用此君,碧琅玕插古槎根。

白云一片当空下,护此寒堂宴坐人。

(0)

赠别何道士

疏散多违久自知,形骸况复病先衰。

全身幸免诛三献,避世何劳赋五噫。

闻说永嘉饶水石,便思轻帆向天涯。

却嗟病翮伤摧甚,孤鹤高飞不得随。

(0)

暮春三首·其三

红点蔷薇架,绿深桃李蹊。

语莺知果熟,忙燕聚新泥。

节物有常态,羁游无定栖。

宁须说鹏鴳,物理固应齐。

(0)

遣闷

为问庭前鹊,归期何太迟。

旧传能报喜,东去是何时。

黄叶西风急,幽花白露滋。

朝朝清洛水,坎坎只东驰。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