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准易装为旅,历气推详阳夏时。
亲寡且从人事说,艮离山火去何之。
太玄准易装为旅,历气推详阳夏时。
亲寡且从人事说,艮离山火去何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玩易(其二)》。诗中运用了《周易》中的卦象和概念,展现了诗人对《易经》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太玄准易装为旅”,以“太玄”象征深奥的宇宙真理,与《易经》相结合,比喻诗人如同旅行者,探索并理解这宇宙间复杂而深邃的规律。这里的“准易”即是以《易经》作为指南,进行思考与探索。
次句“历气推详阳夏时”,“历气”指的是四季更替、气候变化,“阳夏时”则可能是指夏季,或泛指温暖、生长的季节。此句意在强调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诗人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深入理解《易经》中的道理。
接着“亲寡且从人事说”,“亲寡”可能指亲近与疏远的关系,这里可以理解为在人世间,无论是亲近还是疏远,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律。诗人在此强调了《易经》中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指导意义,认为理解《易经》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艮离山火去何之”,“艮”和“离”都是《易经》中的卦名,分别代表静止与变动。“山火”则是将“艮”与“离”组合成的卦象,意味着在静止与变动之间寻求平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稳定与变化之间找到和谐之道的思考,体现了《易经》中追求动态平衡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易经》的卦象和概念,探讨了宇宙真理、自然规律、人际关系以及在稳定与变化中寻找平衡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易经》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听琤琤漏永,洗银林、梅英半寒收。
正蟾辉舒粉,云容缕色,切近妆楼。
人在东风伫立,悄悄独凝眸。
多少横斜影,萦绕江流。
只有清香暗度,堕髻簪珥玉,曾赋清游。
认瑶车冰辙,佳致肯延留。
指蓬山、青砂初转,望沧溟、羽佩一同舟。
仙娥许,酒渑与我,消尽春愁。
战船不见和州载,胜地惟余避暑宫。
今日蒭荛皆得往,大王风作庶人风。
松筠窈窕隐禅房,茗碗熏炉白昼长。
门外尘埃生熟恼,谁知林下自清凉。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