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僧庐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致远的世界。"征鞍晓踏山头月",晨光初照,山巅之上已经可以看到夜未退去的明月,征途中的旅人在这清冷的月色中缓缓前行,脚步声响在寂静的山间。此景此情,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客袂昼披松下风",诗人以"客"自称,表明自己是一个旅途中的行者。而"昼披"一词,则勾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阳光透过松林,轻拂过衣袂,带来的是清凉而不燥热的风。这里的"松下风",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况有禅堂供偃息"一句,直接指向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禅定。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诗人得以安放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供偃息"二字,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表明诗人对于内在平和的渴望。
最后一句"陶然一枕梦槐宫",则将这份宁静带入梦乡。"陶然"意味着一种心满意足的状态,而"一枕"则是对这一刻静谧时光的珍视。"梦槐宫"中,"槐"字与"灰"同音,既可指槐树,也有可能暗示尘世的无常。而"梦"字,则让人联想到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飞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在平和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深刻的感悟。
阳回玄籥葭灰浮,春幡迎春椎土牛。
韭黄苣紫罗春羞,柑酒满泛玻璃瓯。
青帝隔岁始一反,啼破莺声娇睍睆。
柳窥春色办新妆,拟待繁华斗妖艳。
东风年年润枯稿,一见东风一回老。
不如对酒仍高歌,坐看凉月生庭柯。
阴者阳之守,有家系兴亡。
贤哉周氏妇,阴道全坚刚。
十七亲结缡,凤飞偕其凰。
十九丧所天,厉志周共姜。
遗腹抚婴孩,白头奉尊章。
丸胆玉容悴,缫霜金缕长。
三世系一身,鹓雏溯风翔。
丹书发幽眇,白屋生辉光。
镌恩金石丽,千载有馀芳。
岁在壬申秋,九月月营魄。
吾皇迓初度,玉帛走万国。
岳贡川呈珍,三灵协嘉告。
何侯松柏姿,忠荩盎可掬。
际兹风露凉,北去致嵩祝。
早发陵阳城,莫辗长安陌。
载瞻太乙居,天颜邃穆穆。
遂觐五山翁,清莹对冰蘖。
寿君兼寿亲,一德赞亭毒。
敛祉用敷锡,九有悉沾沃。
岂曰门户荣,峨峨羡冠绂。
传家有彝训,此意良自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