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先和前人的怀念之情。"青岚帚亚思吾祖"中的“青岚”指的是青翠的竹林,而“帚亚”则是竹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祖先的深切思念。而“绿润偏多忆蔡邕”表达了诗人在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尤其怀念古代文学家蔡邕。蔡邕以风雅著称,因此诗人可能是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共鸣。
"长听南园风雨夜"一句,则是描绘诗人独处于南园之中,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通过自然的声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长听”意味着深夜或连续不断地倾听,显示了诗人的沉浸和专注。
最后一句"恐生鳞甲尽为龙"则充满了想象力和隐喻。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愿望,即在自然的洗礼下,自己也能超脱凡尘,如同变成龙一样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或提升。这里的“鳞甲”是指龙的鳞片,而“尽为龙”则是对力量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竹的描写和对自然声音的倾听,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怀旧情以及超脱欲望。
费将心力治斋居,细竹移来叶尚疏。
雪白蛎光铺槅眼,鸦青布色染帘裾。
规模别出经营外,景物新呈晦没余。
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墙还待友朋书。
今宵才是题诗起,此席方为宴客初。
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
宋人写梅工染地,染出疏花得花意。
寒枝点缀纵复横,宛在江村立烟际。
元人写梅铁作圜,千玉万玉相联拳。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忽拭此图真宋手,入眼丹青未能有。
凉风未觉生衣襟,古月犹疑照窗牖。
断缣残墨惊海棠,当时价抵千金强。
几人豪夺几悬购,完璧乃归君子堂。
多君家在毗陵住,高洁平生似梅树。
秀餐亭上岁寒盟,时约花神共来去。
我今归卧新安山,暗香正绕清溪湾。
北河冰坚未成往,春梦夜落松筠间。
补之不作林逋老,红绿纷纷竞妍好。
愧无佳句慰幽芳,三复莓苔被花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