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生平庾子山,暮年词赋动江关。
玉台应悔当时体,七夕诗成已自删。
萧瑟生平庾子山,暮年词赋动江关。
玉台应悔当时体,七夕诗成已自删。
此诗评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庾信的生平与作品。首句“萧瑟生平庾子山”描绘了庾信一生的凄凉与孤寂,暗示其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情感体验。次句“暮年词赋动江关”则赞扬了庾信晚年作品的影响力,表明其文学成就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接着,“玉台应悔当时体”一句运用了典故,玉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宫廷或文学界的某种评价标准,这里暗含着对庾信作品风格或内容的反思与批判。最后,“七夕诗成已自删”点明了庾信在创作时的严谨态度和自我要求之高,即使在七夕这样的传统佳节,他也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严格审视与修改,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极致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庾信作为文人的复杂情感世界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庾信个人命运和文学成就的深切同情与敬意。
晴霜乍饱,千树丹丸争染。
记曾共、香橙冰笋,载满筠篮。
思远西风,洞庭秋色又红酣。
鲸波迷路,吴帆未整,望断江南。
楚梦易醒,逾淮谁惜,齿馥空含。
更休说、朱楼剖玉,并蒂分甘。
阳羡亭孤,赋归愁慰老坡馋。
残棋消劫,相逢旧叟,重证仙凡。
浮生梦里,更能得、几度人间今夕。
西子湖头秋已半,清景似曾相识。
银渚云开,珠胎月满,一片伤心碧。
姮娥知否,照人如此清切。
试望苏小西陵,如今松柏,尽难寻油壁。
星火楼台永夜舟,不是旧游踪迹。
病忆愁吟,有荷花笑我,百端交集。
数声何处,夜分犹自吹笛。
管领湖山,天付与、仙人玉局。
能会到、传神西子,嫣然眉目。
终古高风怀吏隐,前身明月寻僧屋。
遍长堤、杨柳属苏家,垂垂绿。三两处,轩窗拓。
千万首,诗篇足。记年时放鸽,絮花扑扑。
雨湿翠翘云舫女,凉生金缕瑶台曲。
试参寥、泉水碧无痕,茶香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