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劫逢人莫肯低,最宜强项白犹栖。
几乎为尔成仁别,幸不同伊认影迷。
狮子已将偿宿债,严颜何惜掷淤泥。
从来羞比毗卢顶,除却朱衣任品题。
积劫逢人莫肯低,最宜强项白犹栖。
几乎为尔成仁别,幸不同伊认影迷。
狮子已将偿宿债,严颜何惜掷淤泥。
从来羞比毗卢顶,除却朱衣任品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积劫逢人莫肯低”,以“积劫”形容时间之久远,暗示诗人历经沧桑,面对世事变迁,依然坚守自我,不轻易妥协。接着“最宜强项白犹栖”一句,通过“强项”与“白犹栖”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几乎为尔成仁别”一句,借“成仁别”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为了坚持真理或道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决心。“幸不同伊认影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他人的不同选择,以及对虚幻表象的清醒认知。
“狮子已将偿宿债”一句,以狮子喻指强者,通过“偿宿债”这一动作,展现了强者面对过去错误或债务时的勇于承担与改正。“严颜何惜掷淤泥”则通过“严颜”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不愿玷污自己品格的决心。
最后,“从来羞比毗卢顶,除却朱衣任品题”两句,以毗卢顶象征至高无上的境界,而“朱衣”则代表正直与公正。这两句表明诗人自视甚高,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接受公正的评价,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双鬓星星,更能消、几番离别。
人北去,直教孤负,清明时节。
何处池塘春草梦,谁家院落梨花月。
但子规、枝上劝人归,空啼血。
思往事,云千叠。
休倚仗,心如铁。
叹风埃褴缕,浩歌长铗。
和气已从天上日,暮寒洗尽山阴雪。
待我心、飞步到三台,须调燮。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
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
回首羡沙鸥。
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
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
青衫白发堪羞。
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
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
别后几经秋。
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
安得浮香亭上,羯鼓